陈皮古代叫橘皮
陈皮入药最早记录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中,称为橘柚。虽然橘柚并称,但只是橘子,没有柚子的事儿,古代柚子不入药。《本经》橘柚条下,还有“一名橘皮”之语。橘皮是古代陈皮的正名。可见《金匮要略》橘皮竹茹汤。
橘皮入药需陈久
橘皮入药,不能用新鲜的橘皮,得用放置陈久的橘皮。南北朝的陶弘景在《本草经集注》橘柚条下说:“以陈者为良”,他还在该书序录中说到:“凡野狼毒、枳实、橘皮、半夏、麻黄、吴茱萸,皆欲得陈久者。其余唯须新精。”
不单单是橘皮,还有狼毒、枳实、半夏、麻黄、吴茱萸,这六种药均需要陈久。为了方便记忆,后世还专门编写了“六陈歌”:枳壳陈皮半夏齐,麻黄狼毒及吴萸,六般之药宜陈久,入药方知奏效齐。
橘皮为什么陈久?
比陶弘景稍晚一些的刘宋时期的《雷公炮炙论》,是第一本中药炮制专著,该书中也提到“橘皮年深者最妙”。为什么橘皮入药不用新鲜的呢?书中没有给出答案,不过清朝的《本草备要》里给出这样的解释“陈则烈气消,无燥散之患”。
陈皮的药性是辛温的,如果新鲜的橘皮,有燥散之性,不能很好的发挥它的药效。这就好比脱缰的野马,经过驯化,才能骑马打猎拉车。
橘皮放多久入药?
既然橘皮需要放置陈久才能入药,那需要放置多久呢?对不起,没有记载,连现在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也没有具体规定。不过,古代的本草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。明朝的本草著作《药鉴》里说到:“陈皮需用隔年陈”,也就是说,橘皮需要放置一年才能作为陈皮入药。
陈皮第一次出现在本草著作中,是在唐朝孟诜的《食疗本草》,列在“橘”中,该条下分别列举了皮、干皮、陈皮三种皮,推断可能分别为鲜橘皮、干橘皮、陈年橘皮。虽然陈皮之名早见于唐朝,但历代本草仍多用橘皮之名,橘皮的叫法一直到延续到明朝。到了清朝,陈皮的名字才慢慢取代橘皮。到了今天,人们都知道陈皮,如果叫橘皮的话,也都叫做橘子皮。
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没有解决您的问题?欢迎添加微信:chenpi90,有新会陈皮源产地专业人员,保证有问必答。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转自 www.chenpi.net.cn(陈皮网)。
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
▲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